國外媒體報道,據W3Counter最新數據顯示,微軟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Vista目前的市場份額為3.46%?! 3Counter數據顯示,今年8月,Windows 98的市場份額從1.44%降至1.34%,Linux從1.33%增至1.34%?! 3Counter指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那么Linux的市場份額將很快超越上市9年之久的Windows 98?! 〈送?,Mac OS X的市場份額為3.73%,Windows Vista為3.46%,Windows 2000 為3.94%。對此,W3Counter稱,在一年內,Vista的市場份額將超越Mac OS X和Windows 2000。
IDG集團InfoWorld網站的資深專欄作家和博客們對短期的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十分有趣的預測。所謂一葉落而知秋,這是他們確定網絡業“下一件大事”的方法?! ∮捎谒麄兌际歉髯灶I域的專家,所以他們對明天的突破性技術的預測完全立足在今天在發生什么的基礎上。即便如此,其中的一些預測也有可能會出現 偏差。本來嘛,技術預測就是這樣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 【G色IT 改組虛擬服務器 優化能源效率 今天的數據中心在浪費著大量的電能。但如果企業能夠隨時根據需要,動態地組裝虛擬服務器農場,不就可以只消耗應該消耗的電能了嗎? 能源效率是綠色IT整體概念下的關鍵概念之一,對于眼睜睜看著電力和冷卻成本迅速飛漲的數據中心的經營者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臀覀兡壳八吹降倪M展而言,我預計,綠色IT的下一件大事將是我稱之為動態服務器農場的技術,它將綜合電源管理、系統管理、Web服務以及虛擬化等技術于一身?! ∵@里最棘手的難題是,能源管理是硬件級的。不過我們看到,目前正在涌現出不少的系統管理工具。比如惠普最近就在其Systems Insight Manager硬件管理平臺上新增了一項能耗封頂(power-capping)功能。該功能可以讓管理者去控制每一臺服務器最多可以消耗多少電能。VMware也有類似的計劃,可以將能源管理性能與其服務器虛擬化產品相結合?! ∮谑俏覀兙涂梢宰寙闻_服務器只消耗它所做工作應該消耗的能源。我們只在需要用到某臺服務器的時候才喚醒它,一旦不使用就讓它恢復睡眠狀態?! ∪绻麏W爾巴尼(紐約州首府)的電費太貴,那為何不將數據中心設在印度的班加羅爾或者中國的上海,或者世界上任何一個電費最低的地方呢?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綠色IT遠景,但如果你真的在考慮它,就會發現很多技術細節其實早就有了。技術專家經常會把數據視為IT的命根子,但也別因此就讓它“燒掉”你的設備和能源?! 〈鎯Α 』诨ヂ摼W的存儲才能滿足未來的存儲需求 存儲仍然是需要加以管理的事情,有一些跡象指明了做出重大改進的方向?! ”M管存儲廠商一再許諾,但是可管理的存儲其實是越來越難,而不是越來越簡單。存儲廠商們夸口說,他們的智能應用可以將存儲管理簡化到讓穴居人都能掌握的地步;工具無須人工幫助就可以發現相鄰的設備和服務器,然后便可以自動地配置這些設備??上?,正像很多銷售花招一樣,這些宣傳伎倆只有一部分是真實的?! 〖幢闶谴鎯S商們炒作很熱的iSCSI SAN的簡單性也很難具體實施。對新手來說,iSCSI over FC的簡單易學似乎都到了不必學習任何交換機和網絡設備就能上手的程度。但實際上,設置iSCSI主機和目標設備共同工作所需的技巧和管理LAN的技巧絕不可同日而語。更糟的是,大多數存儲管理套件都完全忽略了iSCSI。而一些新出現的技術,比如FCoE(FC over Ethernet)更是給本就混亂不堪的存儲管理增加了更多的復雜度?! ∧敲?,客戶們究竟該如何應對越來越大的存儲容量和成本效率之間的沖突呢?對很多人來說,SaaS(存儲作為服務)將是一個答案:CIO們不用再為存儲設備和維護而被廠商敲竹杠了,他們會發現,其實租用存儲空間更為方便?! ∥覀冾A計,SaaS可能會因為有更快、更廉價的帶寬而迅猛增長。隨后,其他廠商就會跟進,從而使基于互聯網的存儲服務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有效地削弱市場壟斷企業,如EMC、HP和IBM等的地位?! aaS將讓存儲變得更便宜,并具有更細的顆粒度,你只須為你用到的存儲容量付錢,不必再為冗余的容量付錢了。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客戶部署這樣一些先進的技術,這些技術所需的存儲成本如果以別的方式投資肯定會被企業否決?! 祿臁 ⒏笠幠5臄祿{入更小的空間 數據庫正在急速膨脹成應用系統中巨大的組成部分,吞噬著系統的性能。因此,下一件大事就是新的數據壓縮技術?! 祿焖媾R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空間危機。當單一數據庫逐步膨脹為PB容量時,要查詢到適當的存儲內容就會越來越困難。每個數據表的容量正在迅速膨脹,數百萬行的數據表正在膨脹為數十億行的大規模數據表。事實上,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數百億行的數據表?! ∪绾未鎯Υ祟愋碌拇笠幠祿硎强臻g危機的第一個問題。如何訪問如此規模的數據表則是第二個問題。雖說磁盤容量的成本越來越低,但是在PB量級要努力發揮出數據庫的性能可能需要數千個磁盤。第三個問題是,還需要額外的空間來備份所有這些數據?! ∵@就是我為什么認為數據庫的下一個大成就將是更好、更有效率的壓縮算法,以及與數據表結構有關的技術。目前所使用的壓縮技術既沒有普及,也沒有足夠高的性能以適應DSS(決策支持系統)或OLTP(在線事務處理系統)的嚴酷需求?! ∥磥淼臄祿鞂蟾咝阅艿膲嚎s技術,這將會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 ≈虚g件 跨越面向服務領域的共享行為 新的中間件將會揭示一些方法或服務請求,就好像整個應用基礎設施就運行在一個龐大的本地系統上一樣?! ≈虚g件正在從原先只處理一地到另一地的信息移動的軟件,逐漸演變成今天新興的面向服務領域中更為復雜和有用的工具,換句話說,就是從面向信息的中間件演變成面向服務的中間件?! 〔贿^,向面向服務中間件的遷移實際上都在處理功能性行為,此類行為是在各系統間共享的。換句話說,和只共享信息相反,中間件可以讓遠程方法或服務請求的交叉引用變得更為便利,就像它們在本地系統一樣。很自然地,數據會受到這些方法的制約,正如我們用傳統的對象數據一樣,利用這些方法便可以控制對數據的訪問?! ∧敲?,它到底新在哪兒呢?如果只是用這樣的中間件來做集成服務器、消息代理,或者可實現服務的排隊系統(例如ESB等),那么關注點仍然是在信息的交換而非服務上。今天,面向信息中間件正在SOA架構中用于面向服務的目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在支持服務導向需求的推動下,對行為共享的重點關注將會從本質上改變中間件的構建和部署?! “踩 ∥覀兊降仔枰[私保護還是安全? 沒有什么技術魔彈能夠解決企業安全方面持續不斷的危機。這一問題的答案只能是政治上的,而且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谖磥淼?到10年間,安全將會仍然處在目前這種可憐的或者說糟糕的狀態中。下一件大事就是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而且主要是出于文化的而非技術的原因?! 〉侥壳盀橹?,我可以肯定地說,廠商介紹給你的每一種新的安全產品都會悲慘地失敗。無論我們采取怎樣的防范措施,部署怎樣的安全產品,心懷惡意的人總能暢通無阻?! ∥覀冃枰鉀Q這樣的現實問題:普遍存在的匿名制?! K端用戶的身份認證、生物檢測等手段最終將會得到大規模普及使用。生物檢測和雙因素解決方案將在未來5年內成為企業安全環境的標準?! ‰[私保護者們會反對把缺省的認證置入每一塊芯片中。不過企業和政府所許諾的好處(“我們可以幫助你定位你們的孩子所處的位置,如果他們遭到了綁架的話”)可能會讓消費者容忍這種對個人隱私的侵犯。不希望被“芯片化”的隱私保護者們可能會因此而使用他們自己的互聯網版本?! ≡跓o處不在的認證所保障的安全的互聯網上,惡意的黑客將很難逃脫被捕獲的命運。由更安全的檢查和認證機制所提供的安全保護會讓惡意黑客們的攻擊變得更為困難,從而無利可圖。作為犧牲隱私的交換條件,未來的在線體驗將最終成為安全的體驗?! 【W絡 光纖比端點更為智能 當交換機、路由器和服務器隨著處理能力的增強而日漸強壯時,鐘擺將會蕩回到網絡本身的智能上?! 』ヂ摼W的構建雖然只有不多的幾條規則,不過其中一條是“網絡可以愚蠢,端點必須聰明?!彼囊馑际钦f,網絡的設計就是不必讓其知道它自己在傳輸什么,至于一致性檢查和分組處理則交給服務器與客戶機去做。這種體系結構自TCP/IP出現以來的大約30年間一直運轉得很好。而在未來的30年內,它將會發生巨大的變革?! 那?,以太網集線器可以說是最簡單的網絡設備,只能保障最低限度的安全。路由器則只能在有限的硬件上運行非常有限的代碼,那個時候,要想對數據包進行深層檢測,作為管道的網絡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呛髞?,網絡逐漸變得智能起來。QoS、防火墻、三層交換機都在提升安全,提升本地和遠程網絡的速度。如今,固化存儲、低功耗、高速CPU的迅猛發展確實正在改變著游戲的規則?,F在已經可能對每一個數據包進行檢查,并且做出智能化的決定,決定某個包是否應該發出,或者向哪個方向發出——而所有這一切都是以線速進行的?! ∠乱徊?網絡將會變得比客戶機更為智能。交換機和路由器正在獲得越來越高的智能和速度。越來越多原本由服務器承擔的任務將會轉移到網絡中,轉移到核心交換機上去。桌面系統將會消失,只留下帶有以太網接口的監視器。而服務器將會回歸到主機,只提供存儲和虛擬機管理的功能。
美國《信息周刊》日前刊文評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2款軟件。結果,Unix操作系統脫穎而出,排名首位?! 駟物@示,繼Unix之后,Java語言排名第五;蘋果Macintosh系統位居第八,而微軟的Excel電子表格和Google搜索分別列居第九和第十一位?! ∮腥さ氖?,1988年11月2日爆發的Morris蠕蟲也榜上有名。當時,幾天之內就有6000多臺互聯網服務器被感染而癱瘓,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一千萬美元?! ∫韵聻橛惺芬詠碜顐ゴ?2款軟件排名: 1.Unix操作系統 2.IBM System R-1983年以DB2的形式進入商業市場 3.基因排序軟件-美國基因組研究所(IGR) 4.IBM System 360系統 5.Java語言 6.Mosaic瀏覽器-第一款圖形界面瀏覽器 7.Sabre系統-美國航空公司的信息查詢系統 8.蘋果Macintosh系統 9.微軟Excel電子表格 10.阿波羅宇宙飛船導航系統 11.Google搜索排名 12.Morris蠕蟲-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萬美元
在微軟官方宣布DirectX 10 (DX10)僅支持Windows Vista時,許多游戲愛好者差點吐血。為了獲得最好的顯卡效果,用戶必須升級操作系統到Vista。有人說這個決定只不過是微軟純粹的市場策略,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根據微軟DirectX開發DX10的領袖人物Phil Taylor說,在XP的生存期內DX10不能完成,所以很顯然,在開發期間DX10不會支持XP。 XP發布于2001年,而DX10設計則開始于2003年底;Longhorn在2004年重新被設定,而那時DX10沒有完成。在WinHEC 2004上的那個build帶有紋理內存管理并不是完整功能版。第一個支持DX10的DX SDK在2005年12月才發布。 Taylor也提到,如果微軟要讓DX10支持XP就必然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工作量。如驅動模式和硬件中的新功能,都要求內核支持,驅動層面部分必須重寫。 從技術層面看,讓DX10只支持Vista也會消耗大量金錢。微軟很難決定是“繼續服務于現有消費者”還是“獲得新消費者”。 總體來看,原因似乎合乎邏輯。很清楚,微軟要讓DX10在XP上運行效果如同Vista版本一樣還需要做大量工作,不過引誘消費者購買Vista以支持DX10似乎也不錯啊。畢竟,許多人升級操作系統也需要一個理由:支持DX10嘛!